【风俗特产】常熟传统岁时习俗有:过立春(又名逢春)、二月二(过花朝节)、三月三(过上巳日)、轧神仙、过立夏、看杨梅,过夏至、过七夕、过立秋、过中元节,以及十月朝、过冬至、过廿四夜等。礼仪习俗有:婚嫁、丧葬、取名、寿庆、造房、待客、忌讳等。农耕习俗有:打春牛、祭土地、做青苗、祭田神、加田财、看参星、照田蚕等。生育习俗有:催生、吃满肚饭、吊宿姆、坐月子、开奶、做三朝、剃胎发、去娘舅家、做期果、寄命等。社会习俗有:伦理与公德、开业、析产、承嗣、祭祖、谢灶、祀神等。饮食习俗有:春饼、撑腰糕(煎年糕)、端午吃粽子、巧果、糖芋艿、月饼、重阳糕、腊八粥、冬酿酒、团子等。
常熟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是常熟渔民传统渔场,常熟阳澄湖大闸蟹以“青壳、白肚、黄毛、金爪”为特征,将其置于平滑玻璃上也能悬空撑立,爬行自如。这种蟹健壮有力,肉质鲜嫩,脂厚膏盈,蟹黄凝结成块,尤以“九月团脐十月尖”为珍,即农历九月的雌蟹和农历十月的雄蟹最肥美。螃蟹的烹饪方法有清蒸、水煮、酒醉、油炸、面拖(裹上面粉烹制)、红烧等,各具风味。
常熟叫化鸡又称“叫花鸡”。民国初期,由常熟城区山景园饭店推出。其主材选用常熟“三黄”(黄羽、黄嘴、黄脚)母鸡,配以鸡肫、鲜肉、干贝、火腿、香菇等作鸡腹填料,然后用猪网油紧包鸡身,外加荷叶包扎,再用细草绳扎紧呈枕形,整鸡外面涂上揉黏黄泥,在火上烘烤4至6小时即成。打开泥壳,满屋飘香,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此菜是常熟地区传统名菜,也是苏州三鸡(叫化鸡、西瓜童鸡和早红橘酪鸡)之一。1957年,“叫化鸡”被江苏省商业厅编入《江苏菜谱》,1960年被商业部编入《中国名菜谱》,2008年,叫化鸡制作工艺被列入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熟鸭血糯又名红莲糯,为名贵水稻品种。因米粒外表殷红如鸭血,故名。该品种由清康熙年间栽培的稻种变异而来,曾作为朝廷贡米。经常熟农业科研单位多年培育改良,于1983年定型,称矮鸭血糯,并开始推广种植。鸭血糯富含蛋白质,有强身补血之功效,营养价值很高。民间视鸭血糯为补食,饭店常用其制作点心,鸭血糯八宝饭、炒鸭血糯因色泽美观、香甜可口而成为筵席上的特色食品。常熟鸭血糯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鸭血稻作文化系统入选江苏省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3年,“常熟鸭血糯”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最受欢迎产品奖”。
王四桂花酒又称常熟桂花酒,是常熟著名特产。其酿制工艺独特,所酿之酒,一般要陈伏3年以上才可上堂供饮。桂花酒色呈琥珀晶莹,酒质味甜香醇,品质优,酒度低,入口有桂花香,微甜。100多年来,王四桂花酒已成为 哪里网上能买足彩:民馈赠和到访客人饮用的佳品。
常熟炒浇面 属于常熟地方特色小吃,以小锅现场炒制的浇头浇面而得名。浇头常见的种类有虾腰、鳝糊、焖肉、肥肠、生煎大排、雪菜黄鱼、三鲜等,其中,以当地虞山野生松树蕈熬制的蕈油作为浇头制作的蕈油面最为出名。常熟人吃炒浇面有很多术语,对汤有:红汤、白汤、拌面、宽卤拌、紧汤、宽汤等说法;对面有:轻面、重面、断生、硬面、软面、烂面等说法;对调料有:素油、荤油、轻油、重油、重青、带咸、和淡、加辣、带甜、免油、免鲜等说法。
虞山绿茶虞山(古称乌目山)种植茶树始于明清之际。民国时期,虞山山顶的祖师庙后、虞山北麓的兴福寺两侧山地均有茶树种植。1958年常熟建立虞山茶场,从闽、浙、皖引进茶苗,初植于虞山山麓平地,继向山坡、山脊扩展。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茶农采摘嫩芽,加工炒制成绿茶。虞山绿茶以“香气浓、汤色绿、滋味醇”为特色,尤以“剑毫”“茗毫”“珍毫”为珍品,誉为“乌目三毫”,其中,用虞山白叶茶树新生叶片制作的茶品——“剑门太白”“虞山白茶”尤为名贵。1996年,“剑门绿茶”获评苏州市第一批绿色食品。2023年,“剑门碧螺春”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桂花栗子常熟虞山兴福一带村民有将栗子树与桂花树混栽的传统。每至中秋时节,桂花盛开,浓香扑鼻,这时大批的栗子逐渐成熟采收,一树桂花香,一树栗子黄。其出产的桂花栗子以色白、肉厚而闻名。有“顶山之栗,质而香囊,自古著名,其嫩时剥而食之,犹带有桂花香也”的说法。
王庄西瓜民国《重修常昭合志》中就有常熟种植西瓜记载,王庄西瓜是尚湖镇的传统农产品,以“皮薄、汁多、味甜、口感爽、脆”而著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庄西瓜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有很高的声誉度。王庄西瓜果实近圆球形,单果重6—8千克。果皮绿色,覆盖墨绿色窄条带。瓜皮厚8—10毫米。瓜瓤鲜红色,色泽均匀,肉质细嫩,瓤沙松脆,汁多味甜。瓜子少,黝黑色,分布均匀。2006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董浜黄金小玉米董浜黄金小玉米种植历史悠久,为董浜镇传统品种。种植时间为3月上旬到7月上旬。果实金黄,果穗小巧,籽粒排列整齐,果穗长10—13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粗3—4厘米,单果带壳鲜重100—120克,单果去皮鲜重75—85克。烹煮时香味四溢,口感香糯。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董浜筒管玉丝瓜目前主要种植在董浜镇,果实均匀顺直,形似纺纱筒管,长30—35厘米,直径4—5厘米。果皮薄、皮色翠绿,有浅条纹,果肉白玉色。熟制后果肉淡绿色,不易褐变,肉质细嫩无筋,口感爽滑,清香微甜。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